世界第一!林浩天团队自主研发5G机器人完成远程
日期:2025-11-03 09:41 浏览:

2025年11月2日上午8点,一条覆盖4200公里的“光线”被精准触碰并悄然照亮——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天教授团队领衔,连队、孙兵团将军杨波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黄凯教授团队中山大学与广州微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实施全球首例远程机器人视网膜下注射手术。手术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5G眼科手术机器人作为主平台,实时连接广州主控终端和乌鲁木齐手术终端,实现微米级手术远程精准执行。我国是视力障碍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的t和失明。但优质眼科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视网膜下注射是一种严重依赖操作者稳定性和经验的眼底手术,广泛用于治疗黄斑下出血等致盲眼病。对于医疗资源较差的地区,患者常常面临“见病不见专家”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重大需求,中山市眼科中心林浩田教授团队联合黄黄凯教授公司、广州微月公司,持续研发远程眼科手术平台,并与嘉兴智通科技、中国电信摩奇+实时机器人平台合作“医生远程控制+微米级精准度三维高清感知”。 2023年6月,团队在国内率先完成动物实验跨越琼州海峡,实现远程微米级眼内手术。该成果被国际高影响力期刊《Advanced Science》接受并发表。经过两年多的科学验证,全球首例临床手术在乌鲁木齐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远程高可靠眼科手术领域从“可行性”到“实用性”的重大转变,也是我国远程高精度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林浩天教授指导团队调试手术机器人。手术前,中山眼科中心林浩天教授、卢林教授、刘秉干主任医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杨波教授等专家一起完成了患者评估、注射途径、剂量和深度联合规划。上午8点,患者的手术开始了。机器人在新疆落地后手术室将微针注入眼内,广州专家远程控制微针移动至伤口部位的视网膜表面,完成针刺至预定的视网膜深度并注射药物。整个远程操作时间不到7分钟。手术过程中,网络稳定,图像清晰,机器人反应灵敏,注射过程中针尖平稳无抖动,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手术目标。手术团队完成全球首例远程视网膜下注射后合影。此次手术不仅标志着全球首例远程视网膜下注射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是中山眼科中心科技援疆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多年来,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管理方略新疆自治区政府持续推进互助互助工作,将继续探索“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援疆新模式,从派遣人才、技术援助到智能医疗加固。中山市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田教授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将优质医疗资源远程带到边境地区,而且实现了高精度机器人在高精度眼科手术中的安全应用。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围绕国家重点需求和科技创新战略,打造世界性学科。”更重要的是,逐渐从“书架”走向“书架”,创意性和创造才是真正的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远程+智能新模式,推动高水平眼科医疗资源“移动、共享、可简化”,让更多本土患者从创新技术中受益。 》来源:中山眼科中心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