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日期:2025-11-14 09:49 浏览:
近日,一场覆盖4200公里的远程“微米级手术”在广州和乌鲁木齐同时进行。在中山眼科中心林浩田教授团队的带领下,手术团队使用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5G眼科手术机器人,完成了首例远程机器人视网膜下注射手术。这标志着我国远程高精度眼科手术领域从“可行”到“实用”的重大转变。广东的新突破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共鸣。 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考察,回顾广州联动发展示范,强调“聚焦发展新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人们被鼓励前进。广东正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创新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场景-产业”深度融合,以优质科技供给支撑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未来产业培育,促进产业科技互为增强。广东的创新实力贯穿全过程。近日,在开幕式上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一场跨越2000年的“时空对话”让观众惊喜不已:三台优必选行者S2人形机器人同样击打铜句复制品,让2000年的声音在广东国体体育中心奏响。这一幕不仅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也是广东创新实力的体现。 “为了准确演奏铜管颤音,我们采用了大量的类人模拟,使其更接近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视觉识别系统,每次击打的正负误差不超过2毫米,配合误差控制在2毫秒以内。”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敏表示。优必选所在的深圳机器人谷,是数百家机器人企业的所在地,以及近1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这里,“上下就是产业链的流向和下游”。大学实验室与工厂生产线仅一街之隔,大大缩短了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周期,让科技成果真正“跑起来”。深圳机器人谷的发展植根于广东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今年,“深港广”创新集群超越日本“东京横滨”,位居全球创新集群榜首;广东地区创新能力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这背后,离不开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工业省的雄厚金融背景。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约占全国工业规模的1/8,其中15个行业位居全国第一国家;拥有9万亿级产业集群,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0%。完整、高效的产品产业体系,使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双抗体新药等前沿成果不仅“研究出来”,而且“快速生产、广泛应用”。近日,在广州黄埔区,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试制并成功组装第一架“陆地航母”飞机的生产线,标志着第一条飞行汽车量产线正式建成——这也是全球第一家采用现代化装配线量产飞行汽车的工厂。 “飞行汽车包含了汽车、航空、人工智能等诸多产业体系,大湾区相关产业基础雄厚,产品升级速度快。”赵德利说,f小鹏汇天旗下。良好的成功转化机制是广东创新生态系统的又一关键支柱。走进广东赛肯户外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研发部,只见工程师们盯着屏幕,力学仿真分析中很快生成了新产品的数字模型。 “为攻克技术难题,技术团队反复调试参数,但始终难以突破技术瓶颈。”该公司法务部负责人吴春辉表示。幸运的是,通过清远高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团队精准对接,模拟测试数据精度一次性提升三倍。驱动整个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主力来自主力企业的 rsa。在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资金和发明专利申请来自企业。 “四个90%”筑牢科技产业化基础。这种独特的优势,让广东的创新活动始终符合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变得更加高效、顺畅。在追求高度自力更生的征程中,广东正全力打造“全流程生态链转型”,催生新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持”五个关键要素,贯穿于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实施的全过程,赋予顾昂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寻找变革发展空间 11月9日11时32分,中国航天力建一号遥九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两星”方式成功发射。火箭体上特别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全运会”字样和赛事标志,以及城市表情“我爱广州”、“广州与你合作”。截至目前,“广州制造”火箭已执行多项国家任务,搭载多颗国际卫星发射装置,成功将75颗卫星送入太空,轨道总装载质量超过10吨,持续领跑民用和商用火箭发射市场的“蓝海”。文翁琼已经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和“金钱前景”。 2024年,《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公布,明确提出探索“商业航天”路径,规划力争到2026年商业航天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今年,广东还发布了《广东省推动科技进步高质量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 (2025-2028年)》明确支持建设卫星星座,推动星箭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商业航天应用“第一场景”。以中科航天为例。在广州南沙建设基地,实施火箭批量组装测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发挥“链主”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促进地方一体化l 广东精密制造企业在航空航天供应链中,通过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离不开“新”字。广东是经济大省、科技创新省。像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发展,就要靠在变革中寻找成长空间。基础研究是新优势的重要来源。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建熙研究员团队首次发现天然植物中稀土元素的生物矿化现象。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国防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战略资源。广东科学家的新研究为未来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路径。跑步法小步前进并以连续迭代的方式改变结果是增加改变收益的关键。 “当研发部门有新想法时,可以很快在附近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并在几天之内生产出样品。‘朋友圈’的协同效应在全球都非常有竞争力。”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表示,全球每生产三台液晶电视,就有一台的主板来自视源股份。广州被誉为“显示之都”,聚集了2000多家相关企业和近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了超过百亿级龙头企业和10多家“单项冠军”企业。寻找创新发展空间,必须加强粤港澳科技合作。粤港通以“天河二号”为代表的超级算力通过DED运往香港互联线路,填补香港在顶级高水平计算平台方面的空白,实现科研设施互联互通;同时,敢于打破制度壁垒,允许科研经费在港澳跨境配置,为港澳机构参与国家科研项目提供了坚定保障。如今,环线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集聚20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447家科技企业、15000余名科技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流动和融合在这里得到改善。今年上半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13亿元,同比增长5%。 “澳门研发+横琴转型”创新创业跨境融合模式美国连锁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高处看去,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走廊昼夜灯火通明。研发与变革的脉搏强劲跳动,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新未来。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昌道里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